疫情期间,我宅在家里,如大多数同学一样对枯燥且重复的生活感到无味,可是每当看到蒋老师在群里贴心的关怀和同门正能量回答的时候,就会像定海神针一般让我静下心来转战论文。
疫情期间课题组的日常
扎根基础 聚焦学术发展
回忆猛然涌来,我犹记得第一次胆战心惊地去见蒋老师的情形。门半掩着,蒋老师对着电脑在工作,见到我来,热情的站起身,我们便开始了第一次的对话交流。当我问到老师需要提前看什么文献时,老师笑了,并没有给我预想中的一摞文献,而只是简单的一句话“我们这个方向重在基础,先不要急着看论文,以书籍和基础知识为主,只有根扎稳,才能厚积薄发”。
蒋老师便是以这样重基础的教育思想教导我们,在整个研一阶段,蒋老师从不以“量”要求我,而是以“质”为重。不以知识本身做要求,而以思想方法为着重点,他常说一句话,数学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?是定义,要思考作者为何如此定义,想通了,你就通了。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,我不断成长,并逐渐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。
以身作则 注重因材施教
蒋老师个人照
蒋老师门下有七位学生,我们觉得自己就像“葫芦娃”一样,让蒋老师非常费心照料。我最期待的便是每周三下午的大集合讨论班。在讨论班上,蒋老师指导我们所有人轮流讲一本专业书。
在开始的阶段,蒋老师以身作则,从板书到内容再到思想,每一步都让我的敬佩感油然而生。书写规范从不连笔,讲解中带有思考,思考中互相交流,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我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热情。
轮到我们讲解时,蒋老师会“因材施教”。对博士师兄,因为他有时习惯忽略基础细节,老师则专门针对一些定义对其发问,引起其重视;对两位师姐,因为她们有意考教师编,老师则针对板书、语气声调和讲课注意事项等问题批评引导。对不同的学生,老师一定会结合我们的特点和需求给予引导和栽培,可谓用心良苦。
每当我和身边同学讲起我们讨论班的种种细节故事,他们总是羡慕我有这样温和绅士的导师,细想起来,也正是因为蒋老师这般全面的训练,才有我们学术能力的步步提升。
关注成长 做好良师益友
蒋老师在工作单位门前留影
如果说讨论班让我们提升了基础知识,那么课外学术讲座则是开阔了我们的学术视野。
对待学术讲座蒋老师从不硬性要求我们参加,但是要求我们参加的时候一定不要拘束,不懂随时可以提问,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学术氛围,在激发我们的自主能力的同时,也培养了我们敢为人先的科学精神以及开拓创新的进取意识。
课余生活时候,蒋老师会主动和我们沟通交流,了解我们最近对课题的想法,同时也会分享给我们他自己国外求学经历和生活经验,教导我们将个人的科学研究和成长发展与国家需要、民族复兴紧密结合。蒋老师对我们而言,不仅是学术上的导师,更是生活中的益友!
寒来暑往,北洋的海棠花又要盛开,而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也早已过半,不过,我相信日后还会有更多有趣的故事发生。最后,感慨自己的幸运,感恩蒋老师的引导,期待以后的学习生活可以与同门一起不负韶华,不负年轻的自己!
文:天津大学数学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 孙萌